本帖最后由 夏墨兰 于 2012-11-22 16:15 编辑
严世农 发表于 2012-11-22 12:35
墨老,你这一年约会陈老,傍上年老,我虽未教你一招半势,但能看出你功力精进,已从三个代表,上升到了八 ...
回顾2012年来自己所走过的历程,我作为一名老银界的新兵:在这一年里我完成了和陈老约会,榜上年老,挤进严家大院的三部曲。{:soso__1566042887902153084_1:}~
我作为严家堡的三师姐,紧密团结在以农老为核心,以果老为骨干的大院领导周围,狠抓了“打黑除锈”“整圈整簪”等运动{:soso__1306361656485487337_3:}。
身为一名资深的老党员,我深刻的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下面我展开一下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发言:
1、每次一见到师傅出现,就净想着扯皮第一,学习第二……,不但自己扯,还拉着师兄妹一起扯天扯地,在小区范围内,形成了很恶劣的影响,人送外号:扯三姑!{:soso__3419049825043533360_4:}~
2、师傅用了“视而不见”这个词做了高度的概括,哎,却是如此,我深刻的检讨又重新翻看了帖子,发现其实师傅已经给了密码在里面,比如您拿小陈老师的西域神仙来做对比,所谓同类项好对比…… 其二,下海上空,看图案曲面,至少说明这器物的构图部分应该是上下尺寸相近的立面......
其三,铭文刻在口径3mm的边缘圈口上,锤揲外立面,内里鎏金平整,应该是为了实用方便,,重量就不会很重……
3、身为陈老的粉粉,光是葱白而某有学到他武功精髓的一星半点,我实在是枉为人粉!即使我做不到陈老那种专业数据分析的功力,至也应该用对比法、排除法等在有限的经验见识中去合理思考。 (以下省略1000字)
历史的教训告诉我们,光是检讨是没有用的!要拿出实际行动,才是改正错误的好孩子, 经过三师姐全自动的人脑系统重新分析如下:
1、 该器物器型为:外销器,有3mm边缘的圆形杯状(上窄下宽,因为里面有一个套杯)
2、 工艺:出身岭南,锤揲,錾刻,贴焊等 3、 重量在500g以下(在同类中应该大个子) 4、 铭文价值非凡:老碧曾经是著名的鱼雷工程师,因此人文等附加价值杠杠的。
无言感激师傅的教诲!:){:soso__5766196603537910198_4:}~
·{:soso__12903112526548397541_4:}~{:soso__5575066485736890694_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