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多九如收藏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锋芒所向

看看我收藏的银器

[复制链接]

2

主题

122

帖子

20

奖励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1104
注册时间
2008-8-25
性别
保密
发表于 2009-4-24 12:58 | 显示全部楼层
古玩行里故事多!哈哈!

3

主题

2365

帖子

322

奖励积分

认证会员

Rank: 10

积分
27781
发表于 2009-4-24 13:4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锋芒所向 于 2009-4-23 23:01 发表 http://www.silver-china.net/images/common/back.gif
两个月前我有幸在古玩市场的地摊上觅到了一杆民国时期的小银秤,后来,我专门写了篇文章给检察风云杂志《鉴赏家》专栏。
  最近一个双休日,我又到古玩市场去了,在熙熙攘攘的摊位上去寻寻觅觅,当时,我突然冒出 ...


本来淘到宝贝是多么开心的事情的~~可是却。。。。。 我这个旁人看了都心里难受
所售包老包真,如新且未注明,经三多大家确认,包退且来去运费我付~~157号银莲阁欢迎您的光临!联系方式 13858058165

0

主题

61

帖子

0

奖励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164
注册时间
2009-3-15
性别
保密
发表于 2009-4-24 13:54 | 显示全部楼层
能写这么多东西,应该是个有“文化”的人。
应该明白“民国”时期不会出现54年文字改革后的简体“关”字的。
建议补充常识后再来收藏。

1991

主题

7449

帖子

2万

奖励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80975
注册时间
2007-9-3
性别
发表于 2009-4-24 15:5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小银件一堆 于 2009-4-24 13:54 发表 http://www.mingdetang.net/images/common/back.gif
能写这么多东西,应该是个有“文化”的人。
应该明白“民国”时期不会出现54年文字改革后的简体“关”字的。
建议补充常识后再来收藏。


赞成
QQ290069533 电话:13951763815 陶寅 102号店铺
予所收藏,不必终予身,为予有,但使永存吾土,世传有绪
http://shop57626351.taobao.com/【六朝旧梦】淘宝店铺

0

主题

3678

帖子

2028

奖励积分

银牌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8495

三多讨论版版主三多九如专家

注册时间
2007-3-12
性别
发表于 2009-4-24 21:24 | 显示全部楼层
老东西常常卖不过新东西。因为老的又丑又贵。

0

主题

9

帖子

0

奖励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1

积分
18
注册时间
2009-3-16
性别
保密
 楼主| 发表于 2009-4-24 22:39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章不是我写的,看一下链接

0

主题

9

帖子

0

奖励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1

积分
18
注册时间
2009-3-16
性别
保密
 楼主| 发表于 2009-4-24 23:16 | 显示全部楼层

应该明白“民国”时期不会出现54年文字改革后的简体“关”字的。

古瓷上简化字初探
[日期:2008-08-31] 来源:《收藏界》  作者:瓷醉蜗居主人 [字体:大 中 小]  


    中国古陶瓷文化的内涵博大精深。我国很早就将诗词、歌赋及吉语颂词、警句等文字书写在古瓷上,留下了极其丰富的文化遗产,成为后人解读历史、鉴赏古瓷的珍贵资料。而这些书写有文字的古陶瓷实物上是否使用了简化汉字,是常常被古陶瓷收藏爱好者所忽视的问题。也有一些对古陶瓷很有研究的专家、藏家对从古陶瓷的器形、胎釉、纹饰等方面断代没有问题,但一遇到出现简化字,就感到困惑不解,产生疑问,甚至有些行家遇到古瓷上使用了简化汉字,一律定为赝品。古瓷上出现的简化字,是古瓷鉴定中长期存在争议的问题,需要以科学、认真、求实的态度来对待。笔者愿以多年积累的收藏实践和参阅各类古陶瓷专著中出现的古瓷上用简化字加以举证,与读者、藏家共同分析、探讨。 
  一、古瓷上用简化字源远流长
  根据目前出土的实物资料证明,古瓷上出现简化字最早可追溯到唐代,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数唐代长沙窑。长沙窑遗存丰富,是唐代具有代表性的陶瓷品系。器形丰富多样,生产历史悠久,延绵数百年,产量巨大。长沙窑不仅采用了釉下彩工艺,用铁、铜等矿物质烧出了具有浓艳色彩的釉下褐、绿、红彩瓷器,将我国的陶瓷工艺大大地向前推进一大步,而且其装饰方法也具有多样性,有彩绘、点染、捏塑、堆塑、模印、贴塑等工艺。同时还将大量民歌、民谣、民谚、唐诗、吉语、警句等书写在瓷器上,至今仍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教益与启示。这些丰富的实物遗存,也给考证我国古陶瓷是否使用简化字提供了丰富的实物例证。1996年由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编纂、紫禁城出版社出版发行的《长沙窑》一书是目前国内研究长沙窑瓷器的权威性专业资料,内容丰富,实物可靠,有多件器物上都留下了简化汉字的身影,现举例如下:
    该书第274页第67件器物执壶上有“富从长合起,贫从不计来”的字句,其中第lO字“来”的繁体字应为“來”。第304页第181件器物执壶上有“客来莫直入,直入主人嗔,打门三五下,自有出来人”,其中第2字及第19字,“来”字仍为简写,这就再次证明非为笔误,而是字出有因了。
 《长沙窑》一书的第283页的第103件器物双系罐上也书写有文字,其中第2行“贪饮三杯,万丈休”中第4字“杯”繁体为“盃”,第5字“万”的繁体字应为“萬”。第286页第113件器物釉下褐彩诗文盘上写着“鸟飞平无近远,人随流水东西,白云千里万里,明月前溪后溪”,其中第17字,再次将“萬”字简化为“万”的写法,应不是某位工匠的自创字,而是具有一定认知程度、广泛性的简化写法。
           

该书第309页199号器物执壶上有“自入长信宫,每对孤灯泣,闺门镇不开,无从何处入”字句,其中第11字“闺”繁体字应为“閨”;第12字“门”应为“門”;第15字“开”应为“開”,这就证明“門”字的写法已有了简化为“门”的现象。此书第310页第212号执壶上有“东家种桃李,一半向西瞵,幸有余光在,目何不与人”中第19字“与”的繁体字应为“舆”字。第315页第225号执壶上有警句“为君报此训,世上说名利”,其中第1字“为”繁体字应为“爲”字,读者自会领悟此字的简、繁对比。
  通过以上几例可以证明自唐代起,我国古陶瓷上使用的汉字,已有一部分由民间自行简化并广泛使用。文字写出来是要让使用者认识的,因此也绝不会是仅仅用在古陶瓷上,一定得到了社会上的广泛认知。至于更早是否有使用简化字的历史,因无实物资料,尚无法证明,有待今后发现新的实物例证。 
  二、古瓷上用简化字一脉相承
  我国历代的文化传统往往是世代相袭,一脉相承的。这种传统在古瓷简化字的使用上也得到具体体现。磁州窑可以说是中国陶瓷发展史的一个缩影和简本,从隋代到现代的千余年间没有间断,形成了以河北邯郸磁县观台镇为核心,辐射到北方大部分省份、数百座窑场的北方最大瓷窑体系,每个朝代都留下了丰富的实物遗存。尤其是古瓷上的文字题记极其丰富。从唐诗、宋词、元曲到民俗、民谚、古语、对联,无所不包。为考证简化字的发展脉络,提供了可靠的实物资料。现举例如下:
  第315页第225号执壶上有警句“为君报此训,世上说名利”,其中第1字“为”繁体字应为“爲”字,读者自会领悟此字的简、繁对比。通过以上几例可以证明自唐代起,我国古陶瓷上使用的汉字,已有一部分由民间自行简化并广泛使用。文字写出来是要让使用者认识的,因此也绝不会是仅仅用在古陶瓷上,一定得到了社会上的广泛认知。至于更早是否有使用简化字的历史,因无实物资料,尚无法证明,有待今后发现新的实物例证。 
           

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一件北宋珍珠地划花豆形枕上有“为惜落花慵扫地,爱观明月懒胡(糊)窗”的对联,其中第14字的“窗”写成“窓”,而其繁体字应为“窻”这个字虽然不是当代所用简化字,但毕竟笔画是简化了。
  收藏在广州汉墓博物馆的金代八角形枕上的“峰前明月照藤床,窗内清风生石枕”对联中的“床”繁写应为“牀”。这个简化字的写法与今天如出一辙。
 收藏在故宫博物院的北宋白地剔花黑彩八角枕写有“白日归深境,青山入胜迹,何多明月轻,更知白云秋”其中第15字“轻”为简化字,繁体字为“輕”。第10字“迹”古字应为“跡”或“蹟”。
 河北邯郸文物保管所收藏的金代白地黑花八角枕上写有《乌夜啼》诗曰:“天涯苦,苦迟留,去无由,过了伤春时序又悲秋。红日晚,碧云乱,思悠悠,怕到黄昏前后五更头。”其中第24字清晰地将“亂”写成“乱”。再请见广州汉墓博物馆收藏的金代八角枕,将苏轼所作《中吕宫·点绛唇》诗曲中第5字的“亂”也是写作“乱”,这种写法在多件实物上都可见到。
    由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收藏的金代八角瓷枕“远山千里碧,残霞一线红,目前山尽处,依约两三重”,诗文第14字将“盡”写成“尽”,这就是古人为我们提供沿用至今的简化字。
河北邯郸文物保管所收藏的金代白地黑花八角枕上写有《乌夜啼》诗曰:“天涯苦,苦迟留,去无由,过了伤春时序又悲秋。红日晚,碧云乱,思悠悠,怕到黄昏前后五更头。”其中第24字清晰地将“亂”写成“乱”。再请见广州汉墓博物馆收藏的金代八角枕,将苏轼所作《中吕宫·点绛唇》诗曲中第5字的“亂”也是写作“乱”,这种写法在多件实物上都可见到。
 另一件由河北省博物馆收藏的元代白地黑花如意枕上用黑彩写有《词寄西江月》“窗外日光弹纸,帘前花影频移,金鸟玉兔往来催,积玉金话济口。昼夜各分壹半,陆拾明昧三十,其中更有十年痴,都事荣花有几”,词中第5字“彈”简写了“弹”;第23字“話”写成“话”,与今无二。
  十分有名的元代青花釉里红堆塑四灵塔式盖罐,1974年出土于江西景德镇元至元四年(1338年)墓葬中,现藏于江西省博物馆。罐上堆塑出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罐盖堆塑的宝塔中端座一尊佛祖,可谓是构思奇巧,做工精细。更为值得注意的是罐身上书写的七个釉里红大字“刘大使宅凌氏用”,将古代繁体字“劉”字写成了“刘”。证明了在古瓷上使用简化汉字的传统。
  2005年德国纳高公司拍卖图录中第223页第373号拍卖品,在这件刻有“天启五年十月吉”纪年款的青釉观音尊上,可以清晰地看出,44个字中有4个简化字,将“寶”刻成“宝”;将“瓶”刻成“并”;将“對”刻成“对”;将“點”刻成“点”。其中除“并”字外,都与当今所用简体字无异。

 在福建东海海域发现的“碗礁一号”沉船中打捞出大量康熙年间青花外销瓷器,其中有一件正面绘有梅花的小盘背面用简化字写有“双龙”。对康熙年间为什么会用简化字,一些专家难以解释,竟被作为谜团之一。如果读者将以上实例对照,自然就会云开雾散,顺理成章了。我国传统书法中的破体、俗体和小写,这些字体在汉代就出现了,历代书法中也屡见不鲜。瓷器上的文字书法自然是当时社会流行的书法文字在瓷器上的反映。
  三、古瓷简化宇的字体局部简化为近代文字改革提供了依据
  根据上面列举古瓷部分使用自创的简化字实例,对照现代使用的简化字体,可以看出我国的文字改革很大程度传承和参考借鉴了自汉唐以来民间使用简化汉字成果中的合理部分。同时也可以看到,在古瓷上使用的部分简化汉字,也存在着对某些文字进行了局部简化的现象,这也恰好说明我国文字简化是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化过程。
 邯郸市博物馆收藏的元代长方枕上书写的元曲中共计97字,其中有5个字简写。与上文重复者不再复述,其中第77字“難”写成“(关隹)”;“識”字写成“(谙戈)”,这些都是部分简化的实例,虽未完全简化到当代简化字的程度,但毕竟是笔画被简化了。这种部分笔画被简化使用的字体实例还需要深入考证,例如这件瓷枕上书写的元曲中的“言”字旁,既有简写又有繁写,可见当时这种繁简并用的写法在社会上流行是被认可的。
   综上所述,读者已经注意到,在笔者举证的古瓷实例上,均为民间使用的民窑器物,而且文字书法又是以楷书、行书、草书为主,很难找到以隶书方式书写的。而官窑瓷器或官方使用的瓷器上则很少见到简化字。其原因一是因为简化字的创造与使用是民众文化需求的自发行为,并不为封建统治者承认与使用。其二是官窑古瓷上多使用篆书或隶书刻写诗文。
  不同时代的古瓷上不同程度地使用简化字这种社会现象的出现,是大众学习、普及文化需求的产物,是文化进步的征兆。我们应该客观、公正地尊重并研究这种历史的现象,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态度去注意古人对我国文字发展演化所做出的历史性贡献,而不应主观地加以否定。
  古陶瓷收藏爱好者、藏家所应关注的绝不仅是古陶瓷的市场价值取向,更重要的是深入研究发掘古陶瓷所蕴含的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对古瓷的鉴赏,要从器形、胎质、釉色、用料、纹饰及款识特征等六个方面,全面、认真、仔细地观察,全面地加以分析和评估。不能仅凭古瓷上出现了一个或几个与繁体字不符的简化字,就简单地否定了它的真实性,使自己失去了纳真的良机。

0

主题

9

帖子

0

奖励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1

积分
18
注册时间
2009-3-16
性别
保密
 楼主| 发表于 2009-4-24 23:21 | 显示全部楼层

清未民初瓷器上也使用简化字

0

主题

9

帖子

0

奖励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1

积分
18
注册时间
2009-3-16
性别
保密
 楼主| 发表于 2009-4-24 23:24 | 显示全部楼层

请"小银件一堆"也补充一下常识

简体字早在民国时期就开始有了
1935年,钱玄同主持编成《简体字谱》草稿,收简体字2400多个。同年8月,国民党政府教育部采用这份草稿的一部分,公布“第一批简体字表”,收字324个,虽然在第二年的2月又通令收回,但毕竟是历史上由政府公布的第一个简体字表。也就是在这一年,上海文化界组织“手头字推行会”,发起推行“手头字(即简体字)”运动。

126

主题

1549

帖子

6001

奖励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24489
QQ
注册时间
2008-6-22
性别
保密
发表于 2009-4-25 15:2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锋芒所向 于 2009-4-24 23:24 发表 http://www.silver-china.net/images/common/back.gif
简体字早在民国时期就开始有了
1935年,钱玄同主持编成《简体字谱》草稿,收简体字2400多个。同年8月,国民党政府教育部采用这份草稿的一部分,公布“第一批简体字表”,收字324个,虽然在第二年的2月又通令收回,但 ...


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呵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三多九如收藏网 ( 浙ICP备07032836号 )

GMT+8, 2025-8-23 04:23 , Processed in 0.118181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