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多九如收藏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936|回复: 18

晚唐 双凤大型簪

  [复制链接]

6

主题

129

帖子

3667

奖励积分

铜牌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积分
5653
注册时间
2010-10-17
性别
保密
发表于 2013-12-27 10: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注册原因写:爱三多老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记得 韩伟的唐代金银器一书说过,晚唐有一种碎线功法,不知这个簪子是不是这种  ,请大家 发表意见。

CIMG1808_副本.jpg
CIMG1807_副本.jpg
CIMG1805_副本.jpg
CIMG1804_副本.jpg
CIMG1803_副本.jpg
CIMG1802_副本.jpg
CIMG1801_副本.jpg
CIMG1800_副本.jpg
CIMG1799_副本.jpg

1

主题

1870

帖子

1万

奖励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45887
注册时间
2008-12-17
性别
保密
发表于 2013-12-27 10:45 | 显示全部楼层

17

主题

119

帖子

4611

奖励积分

铜牌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积分
6364
注册时间
2011-8-17
发表于 2013-12-27 11:28 | 显示全部楼层
错误的理解。还不如没书
15958536184

6

主题

129

帖子

3667

奖励积分

铜牌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积分
5653
注册时间
2010-10-17
性别
保密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7 13:53 | 显示全部楼层
华祝三多 发表于 2013-12-27 11:28
错误的理解。还不如没书

兄好,理解错在那里了,请明言,发上来就是交流学习的

97

主题

4446

帖子

2万

奖励积分

管理员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积分
76456

管理员

注册时间
2006-12-15
性别
发表于 2013-12-27 16:21 | 显示全部楼层
太糙了吧?不踏实!
博客http://blog.sina.com.cn/virtu
微博http://weibo.com/3d9r
手机13606527799
不同他们争骨头吃

18

主题

777

帖子

6259

奖励积分

银牌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4719
注册时间
2012-2-8
性别
发表于 2013-12-27 18:0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不懂,前来学习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5

主题

1838

帖子

1万

奖励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40969
注册时间
2013-2-17
性别
保密
发表于 2013-12-27 22:2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我觉得高古的东西不能用字面来理解,最好还是有图或有实物对照去理解会更好~

6

主题

129

帖子

3667

奖励积分

铜牌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积分
5653
注册时间
2010-10-17
性别
保密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8 10:10 | 显示全部楼层
花舞大唐春 发表于 2013-12-27 16:21
太糙了吧?不踏实!

买时  厚厚的一层锈,双面工,除了锈才看清 ,陕西出的

38

主题

3215

帖子

2万

奖励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61552
注册时间
2011-7-21
性别
保密
发表于 2013-12-28 23:56 | 显示全部楼层
漂亮,应该是对的

6

主题

129

帖子

3667

奖励积分

铜牌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积分
5653
注册时间
2010-10-17
性别
保密
 楼主| 发表于 2013-12-30 11: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dmmml 于 2013-12-30 11:26 编辑

谢谢,主要是这种刻法与前期的刀法不同,细看会发现由短,碎。近平行的刻线构成图,所以就买下研究了。
    自己的知识有限,但是该种刀工绝非近期的,远看粗糙,但细品会感觉 刀法流畅自然,没有刻意做的感觉。结合簪子的造型,银质地的老化程度,刚买时上面的附着物,联系到韩伟先生说的 晚唐的创新刀法,所以大胆的定位晚唐时期的了。
   心里也不踏实,必经不如盛唐时期的精美,所以发上供大家探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三多九如收藏网 ( 浙ICP备07032836号 )

GMT+8, 2025-5-9 00:40 , Processed in 0.109392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