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注册原因写:爱三多老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布人谷 于 2013-6-23 12:32 编辑
从现有的实物和文史资料来看。明清琥珀蜜蜡雕件原料的产地主要是在缅甸和波罗的海。
明代南京早期贵族墓出土的雕件以琥珀为多,原材料主要为缅甸所产的原料。
所涉及的器形包括雕件,摆件,首饰,服饰等等。也许这与明王朝时对云南地区加强控制的原因有关。
传世的明代琥珀蜜蜡雕件则大量的使用波罗的海所产的原料,而且以蜜蜡为主。
绝大多数雕件的用料以随型雕刻,而且是雕工极为精美,应该是当时工匠中的高手所为。
在记载郑和下西洋历史的明代笔记中,比较详细的记载了当时明代水师在海外诸国进行琥珀蜜蜡原料交易的数量。
也从侧面印证了当时琥珀蜜蜡原料的珍贵和稀少。
也许是当时人的审美的关系,所有的原料如果带有杂质的话,会在加工之前把所带杂质加以剔除,即使为此破坏雕件的形状也在所不惜。
而当时的能工巧匠往往能够利用构图把剔除杂质所带来的坑洞遮掩起来。
清代由于禁海令的实行,使得琥珀蜜蜡原料通过海路进口的渠道受到很大的限制。
主要是通过欧洲国家的主动销售以及贡赐贸易进行。清代琥珀蜜蜡雕件的种类相对于明代的增加了一些特有的品种。
比如朝珠,斋戒牌等等。在清中期以后对琥珀原料的需求大增,同时也由于进口原料数量的增加,使得琥珀蜜蜡雕件能够大量进入民间,由此带来的是雕件的工艺水平良莠不齐,逐渐走向衰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