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范
发表于 2013-10-18 19:41
從內蒙昭烏達盟巴林右旗遼代銀器窖藏之兩件柳斗形銀杯看,一樓的仿編织柳條造形有画蛇添足之疑,橫緯双條不对,杯口双层过高。
小維
发表于 2013-10-19 16:31
本帖最后由 小維 于 2013-10-19 20:39 编辑
银色涟漪 发表于 2013-10-18 19:36
小维老师太客气了,原本发上来就是供研究学习的,我很少接触高古器物,金银饰物倒是经手了不少,这件我一 ...
好心態,千言萬語比不上一張對比圖片,你這件皮殼跟以前一位網友類似,他有整批曾貼部份於三多,被我罵走,都是仿博物館,不過後來似乎倒給一北京開店的台灣石雕大行家,這行家就算吃這虧也是無關痛癢,這些高仿頗能迷惑人就因它們的皮殼類似某類型的皮殼,也就能宰行家,特別沒比對時先入為主影響
我一般喜歡看線條,明以前最大特徵就是用笨方法,笨方法就容易不規矩,下凹容易圓滑(有條件下),特別是弧面,仿者最喜歡是平面,平面一簡單模就可成形高低起伏,然後用手工就可很容易修飾壓模痕跡,所以一般香囊類仿最多,瓶罐就困難,雖沒研究就是不同,這件看器身波浪下凹處,比對真品圖就知道問題
贻方
发表于 2013-10-23 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