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陈
发表于 2013-3-27 00:13
本帖最后由 小陈 于 2013-3-27 10:43 编辑
有点复杂化了,问题扩大到了贸易和交流了。贸易和交流以什么为界限呢?
当时的贸易是定做或是放在店里卖的,交流似乎也一样。
罗伯特乔
发表于 2013-3-27 09:04
小陈 发表于 2013-3-27 00:1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有点复杂化了,刘老师把问题扩大到了贸易和交流了。贸易和交流以什么为界限呢?
当时的贸易是定做或是放在 ...
我的理解:
贸易量大,完全以盈利赚取差价为目的。
交流基本属个体或小群体行为,不是以盈利为目的。
不过小陈老师提得对,把问题简单化比较利于我们抓住中重点。
我理解到的重点:带有较多中国元素,甚至完全中国元素的银器在17、18世纪就已有出产。
量应该不是很大,不但有,而且也有远渡重洋、出口国外的了。
物以稀为贵,这些清早期、中期银器,应总体属于珍品一类。
但我们能够接触较多的还是清后期至民国,大量出口的CES,从中挑选精品收藏对普通收藏者更具实际操作意义。
daweiw
发表于 2013-3-27 10:47
近年在海外成交过极少出现(仅数件)的十七,十八世纪大陆精工中国风格老银小器,其成交价是每克数百元人民币,可见其珍贵。
罗伯特乔
发表于 2013-3-27 11:47
daweiw 发表于 2013-3-27 10:4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近年在海外成交过极少出现(仅数件)的十七,十八世纪大陆精工中国风格老银小器,其成交价是每克数百元人民币 ...
每克数百元?确实珍贵!
这类清早期老银器,价值必然会与原料成本脱钩,藏家完全考量其艺术与历史价值。
就如同字画藏家不会考虑纸墨成本,瓷器藏家不会在意泥胚成本一样。
那就会根据这个物件儿的年代、工艺、珍惜度认定该值多少钱,大小必然还是影响到其价值,但是应该不会仔细看是几克。
CES精品早晚会如此被价值发现的。大部分普品可能还是会按照重量算价格。
nutshell
发表于 2013-3-31 23:39
罗伯特乔 发表于 2013-3-27 09:0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的理解:
贸易量大,完全以盈利赚取差价为目的。
交流基本属个体或小群体行为,不是以盈利为目的。
中国没啥交流的。洋人来送东西,名义上进贡,然后也打赏,不过大多数情况这不过是一种贸易方式 :]10)
飞天姐以前列出的一些俄国宫廷里的中国花丝器,或许到17末~18初,但搞不好是山西人卖过去的。
我说过了带有较多中国元素,甚至完全中国元素的银器在七八世纪甚至更早就有出产,也就有外流,甚至对周边文化有影响。如果你说是近代银器里的中国外销银的情况……那就要看你怎么考证了…
罗伯特乔
发表于 2013-4-1 08:30
nutshell 发表于 2013-3-31 23:3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中国没啥交流的。洋人来送东西,名义上进贡,然后也打赏,不过大多数情况这不过是一种贸易方式
...
谢果兄回复。
我说的只是中国近代银器里的外销银,这个已经够我学一阵的了,呵呵。
再深远的研究不了了。:]36)
江南张正和
发表于 2013-4-16 11:19
{:soso_e102:}
nutshell
发表于 2013-4-18 20:20
严世农 发表于 2013-3-26 19:4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刘老说的是,清中的银器好象没有大宗出口的,欧洲皇室贵族有少量留存,波斯国家可能也有。不知道文献有无 ...
银器不存在大宗出口的问题,除非地球本身是银子做的:]21)
foxex
发表于 2013-8-19 20:15
问个问题,GW,慎昌,哪个是银楼,哪个是制作的作坊啊?
罗伯特乔
发表于 2013-8-19 20:24
GW是银楼,慎昌是作坊。